閱讀引導:
「分心不是我的錯」貼切的描述一群注意力欠缺和無法專心的人,發生在他們週遭的真實故事和感受,以及如何有效幫助他們的方法。作者之一是執業的心理治療醫師另一位則是哈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科的副教授,他們都患有注意力欠缺症(為注意力欠缺過動症的亞型,以注意力無法集中為主要症狀,過動的症狀較不明顯),但是都成為成功的醫師,親身體會和專業經驗使本書更具說服力。作者想幫助其他注意力欠缺症的患者,使他們也能發揮潛力,擁有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學生在閱讀本書時,會了解一昧的責罵和處罰,只會使注意力欠缺症的孩子心理和行為問題越來越嚴重,長期下來對於他們的學業成績、事業上的成就、社會和情緒發展都有不利的影響。當診斷確定,患者對注意力欠缺症的了解越多,療程就越容易成功。了解越多,越知道自己生活如何受到影響,才知道應該如何改變現況。這也使患者知道該如何對別人解釋自己的狀況。
下列是具體實用之行為改善方法:例如清單、簡單的存檔系統、記事本、每日計畫,都可以減少混亂,提高效率,並且讓人覺得一切在掌控之中,除此之外患者還需要一個「教練」(例如:父母、老師),在一旁吹著哨子打氣、指導、提醒,幫忙確定一切都上軌道。當然藥物(例如:利他能)治療是很好的方法,因為藥物好比是眼鏡,幫助我們看得更清楚。藥物能減少患者常有的內在衝突和焦慮感,修正腦內化學失衡的狀態,使管理注意力、衝動和情緒的神經中樞得以正常運作。雖然藥物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能提供極大的改善,而且很安全。
學生在閱畢此書之後,修正自己的心態,學會和患有注意力欠缺症(過動兒)的人相處,期望自己也能給予患者協助,成為他的一個「教練」以及改善他人生的貴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